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三亚KTV招聘网 > 三亚热点资讯 > 三亚名言/句子 >  文公二年郑文公二年即鲁庄公二十二年(前 )成和解讲和强令

文公二年郑文公二年即鲁庄公二十二年(前 )成和解讲和强令

2022-10-15 17:51:13 发布 浏览 254 次

文公二年:郑文公二年,即鲁庄公二十二年(前672)。

成:和解,讲和。

强令:大国施加压力,强制执行。

图:考虑,体谅。

郑国的执政子家派遣执讯送给晋国的执政大夫赵宣子一封信,告诉他说:“我们国君即位的第三年,就召请蔡侯和他一起事奉贵国国君。当年九月,蔡侯进入敝邑前去贵国,敝邑由于侯宣多造成的祸难,我们国君因此不能和蔡侯同行。十一月,消灭了侯宣多,我们就随同蔡侯朝觐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我辅佐我们国君的嫡子夷,到楚国请求陈侯一起朝见贵国国君。十四年七月,我们国君又到贵国朝见,以完成陈国朝晋的事情。十五年五月,陈侯从敝邑前去朝见贵国国君。去年正月,烛之武辅佐夷前往朝见贵国国君。八月,我们国君又前去朝见。陈、蔡两国紧紧挨着楚国而不敢和楚国勾结,那就是由于敝邑的缘故。为什么即便敝邑是这样地事奉贵国国君,还不能免于祸患呢?我们国君在位,一次朝见贵国先君襄公,两次朝见贵国国君。夷和我们君主的几个臣下相继来到绛城。我们虽然是小国,这样做也已经无以复加了。现在大国还说:‘你们没有让我快意。’敝邑唯有等待灭亡,再不能增加一点什么了。古人有话说:‘怕头怕尾,身子还能剩下多少?’又说:‘鹿在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大国以德相待,那就会像人一样恭顺;不是以德相待,那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急迫的时候哪里还能选择?贵国的要求无度,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征发全部军队和军用物资在鯈地等待,一切就听您手下人吩咐。文公二年,我国到齐国朝见。四年,为齐国攻打蔡国,也和楚国取得媾和。处于齐、楚两大国之间而屈从于压力,难道是我们的罪过吗?大国如果不加谅解,我们将无法逃避你们的命令。”

晋巩朔行成于郑5,赵穿、公婿池为质焉5。

巩朔:晋大夫,也称“士庄伯”、“巩伯”。行成:达成和解。

赵穿、公婿池:均为晋大夫。质:人质。

晋国的巩朔到郑国媾和修好,赵穿、公婿池到那儿去当人质。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三年

楚庄王经过多年努力此时已是霸主,面对日益衰落的周王朝,问鼎的大小轻重,是对王权极严重的挑衅。王孙满用“在德不在鼎”反驳他,维护了周王室的尊严。但王孙满说周有“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的天命,自己说自己灭亡的时间,让人颇觉失实,因此有人说此篇很可能不是当时说辞的记录,而是后人根据文献档案改编的。

楚子伐陆浑之戎5,遂至于雒5,观兵于周疆6。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6,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6,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6,贡金九牧6,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6,螭魅罔两6,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6。桀有昏德6,鼎迁于商,载祀六百6。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7,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7,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7。成王定鼎于郏鄏7,卜世三十7,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子: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陆浑之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支,原来居住在今甘肃敦煌一带,后迁居到今河南雒水一带。“戎”是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雒(luò):雒水。源出陕西,流经今河南洛阳附近入黄河。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