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幼不能莅阼 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
成王幼,不能莅阼 。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为世子》也 。莅阼:莅,临也。阼,指阼阶上主人之位,在此指代君主之位。
《文王之为世子》:这是篇内小题。案此篇共由六篇合成,即当有六个小题,实际篇中只有二、三、六四个小题,第四、五题已不可考。成王年幼,不能登临王位。周公为相,〔代理成王〕就王位治理天下。周公拿做太子的规则要求伯禽,想让成王从伯禽身上了解有关父子、君臣、长幼关系的道理。成王如果有过失,周公就鞭打伯禽,这样来使成王懂得做太子的道理。以上是《文王之为世子》篇。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 ,秋冬学羽籥 ,皆于东序 。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 。胥鼓《南》 。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干戈:武舞所执的道具,此处指代武舞。
羽籥:文舞所用的道具,此处指代文舞。
东序:夏后氏的学名。案下文瞽宗,是殷学名;上庠,是有虞氏之学名。周学则名为辟廱。
“小乐正”至“赞之”:小乐正、大胥、籥师、籥师丞,皆乐官名。此四乐官武舞、文舞皆教,此处只记怎样教武舞,乃省文。
胥鼓《南》:胥,即大胥。《南》,南夷之乐。凡教太子,以及教学士,必须按照四季来安排教学内容。春夏教武舞,秋冬教文舞,都在东序中进行。小乐正教武舞怎样运用干,由大胥协助他;籥师教武舞怎样运用戈,由籥师丞协助他。由大胥击鼓为节奏以教授《南》乐。春季教读《诗》,夏季教弹琴,由太师来教。秋季在瞽宗教礼,由掌礼官来教。冬季教读《书》,由掌《书》官来教。教礼在瞽宗进行,教《书》在上庠进行。
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 ,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 、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 ,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 。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养老乞言、合语:养老,礼名。乞言,乞可行之善言。合语,是指行乡射、乡饮酒、大射、燕射诸礼,进行到行旅酬礼的阶段时,便可以交谈了,这就叫做“合语”。在此之前,因盛行威仪,是不可以语的。
- 从发型和睡姿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男人和女人各不相同[图]
- 骆伯益后代非子因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赐姓嬴非子父亲名大骆大骆[图]
- 公至自会乙酉刺公子偃 舍通赦招丘《左传》、《穀梁传》作苕丘古[图]
- 春秋战国时有老子、庄子的愤世之隐,他们因对当时的政治和官场的[图]
-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图]
-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图]
- 裁剪下才郎名讳端详了展转伤悲把两个字灯焰上燎成灰或擦在双鬓角[图]
-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图]
- 项羽东进之初叮嘱曹无咎“汉军来挑战不要出战不让其东行就可以了[图]
- 量才第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