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说“贪图财物去拿本非自己的东西是恶清廉有操守是善”中峰
一个人说:“贪图财物去拿本非自己的东西是恶,清廉有操守是善。”
中峰和尚说:“不一定是这样的。”
众人都详细地说了各种情状,中峰和尚都说不一定这样。大家便请他解释一下。中峰和尚告诉大家说:“对别人有益,那就是善;对自己有益,那就是恶。如果能有益于别人,那么骂人、打人也是善;如果对自己有益,那么尊敬、礼遇别人也是恶。所以人们去行善,如果有利于他人那就是为公,为公的就是真的;有利于自己的就是为私,为私的就是假的。另外,发自内心的也是真的,沿袭他人的就是假的。还有不求任何回报而行善的是真善,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善的是伪善。像这些道理,都需要自己认真地分辨、考察。
【点评】
什么叫做真善、伪善?从前,有几个读书人,参见中峰和尚并质询佛教的善恶报应之理。佛家讲善恶报应,就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十分快捷灵验。这也是与佛教的因果说相联系的。因是能生,果是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所谓的因果之理。佛教讲因果,有世间和出世间两种。所谓世间因果,即“苦”和“集”二谛。苦是果,集是因。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这种苦果,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业因(集),由于业力的牵引,所以感受人生的苦果。所谓出世间因果,即“灭”和“道”二谛。灭(涅)是果,道是因。佛教认为要摆脱人生的痛苦,就要遵照佛陀的教法去修道,断除烦恼;以修道为因,将来证得涅槃(灭)正果。因果报应是佛家的重要学说,一般所说的“报应”,只是偏指做恶事得恶果而言。
这几个读书人从看到的社会现实出发,对佛教的善恶报应理论予以诘难。他们举例说,现在有某人行善,他的子孙并不兴旺。某人是做恶的,但他的家庭事业却很发达。由此他们认为佛家善恶报应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无稽之谈。而佛教的善恶报应之说,是与佛教的三世说相匹配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佛教认为,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可见人们现在所受的祸福,是以前世的善恶为因的;而现在的善恶,又会成为后世的因。
中峰和尚不直接为“善恶报应”的理论作辩解,而是论述何为真善、伪善。中峰和尚说:“一般人的世俗情见没有洗涤清净,因此还没有打开正知、正见的眼睛,常常有将真善视为恶,将真恶视为善的情况发生。不怪自己是非颠倒,却反过来埋怨上天的报应有了差错。”佛典认为,人们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就有颠倒妄见。也正应了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
大家迷惑不解,进而问道:“善恶怎么会被弄反呢?”
中峰和尚就让他们试着举几个例子。
一个人说道:“骂人、打人是恶,敬爱人、礼敬人是善。”
中峰和尚说:“未必都是这样。”
一个人说道:“不择手段地贪爱钱财是恶,操守清白是善。”
中峰和尚说:“未必都是这样。”
大家纷纷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但中峰和尚都认为未必如此。
- 从发型和睡姿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男人和女人各不相同[图]
- 骆伯益后代非子因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赐姓嬴非子父亲名大骆大骆[图]
- 公至自会乙酉刺公子偃 舍通赦招丘《左传》、《穀梁传》作苕丘古[图]
- 春秋战国时有老子、庄子的愤世之隐,他们因对当时的政治和官场的[图]
-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图]
-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图]
- 裁剪下才郎名讳端详了展转伤悲把两个字灯焰上燎成灰或擦在双鬓角[图]
-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图]
- 项羽东进之初叮嘱曹无咎“汉军来挑战不要出战不让其东行就可以了[图]
- 量才第四[图]